郭德纲义演、任达华返港筹备赈灾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而最後觀眾的不適感,就完全反映在小姐們集體合唱〈你著忍耐〉上。而告五人的〈愛人錯過〉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,我甚至懷疑提案放這首歌的人根本不知道歌詞內容是什麼。
二姊江蕙在歌壇的地位相信不用我贅述,歌曲自然是經典又好聽,傳唱度也高,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中歌后孫淑媚也曾以點媽身分高歌過。音樂人出身的盧廣仲在《花甲》除了擔綱主角,也負責了全劇配樂,或許是因為小隊長在戲中本色演出,致使他更能理解整齣戲想表達的意義,無論是快慢兩版〈魚仔〉、〈幾分之幾〉或是劇中每一首插曲,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繁星風情。本身是原住民歌手的舒米恩,在這齣以花蓮農村為主軸的戲劇中,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,寫出一首又一首宛如夏天稻浪的清新旋律。這首歌是樂團告五人的代表曲之一,充滿迷幻、電音和厭世感的曲風,正是告五人能在年輕族群間獲得好感的原因。林心如那首還可能是因為有看戲,聽出角色感情才覺得感覺有對。
但若是專注在原聲帶音樂上,反而會讓人明顯感受到歌曲不符合戲劇中所呈現的時代氛圍。以上這兩部作品在音樂上的成功,我認為都歸功於音樂負責人本身風格與作品調性相符,同時對作品也有非常高的掌握度。他的家境可說不錯,家裡有留聲機放唱片來聽。
彼時我在壹週刊擔任人物記者,藉台北電影節放映1962年文夏主演的台語片《再見台北》之便,趁機採訪文夏。故有幾面之緣,也從他口中得聞他的諸多人生事蹟,與他的看法。回台後開始籌組樂團,踏上音樂之路。他的一生都跟音樂有關。
後來聽出興趣,就遠赴日本,跟名師學習音樂。老家的斜對面就是廟口,晚上都會有一個乞丐佇在那兒,拿著一把月琴,翻來覆去唱著《乞丐調》這款哀怨的歌曲。
他說:「我是在麻豆出世的台灣歌王文夏,本名王瑞河,生於1928年,於2022年4月6日逝世,享年94歲。他出生台南麻豆,為5、60年代台灣知名台語歌手、作詞家、演員。後來聽出興趣,就遠赴日本,跟名師學習音樂。
他縱橫歌壇超過六十年。他早在四零年代,就籌組台灣第一個樂團,戰後初期,成為台灣第一位偶像歌手。以文夏對台灣音樂與台灣文化的歷史意義,有太多可談。回台後開始籌組樂團,踏上音樂之路。
彼時我在壹週刊擔任人物記者,藉台北電影節放映1962年文夏主演的台語片《再見台北》之便,趁機採訪文夏。」文夏小學時,母親經營的「文化洋裁店」,是府城最高級的服裝店。
一般的前輩歌星如林英美,早已銷聲匿跡,洪一峰晚年因身體因素,也成退休狀態。老家的斜對面就是廟口,晚上都會有一個乞丐佇在那兒,拿著一把月琴,翻來覆去唱著《乞丐調》這款哀怨的歌曲。
他的老師相當嚴格,授予他全套的樂理與聲樂練習。他說:「我是在麻豆出世的。一生灌錄超過1200首台語歌曲,有「國寶歌王」、「寶島歌王」之稱號,同時因為被禁了99首歌,也被稱為「禁曲歌王」。他之所以到8、90歲還能唱歌,還屹立不搖,就歸功於他從20歲開始,每日清晨必做聲樂的腹式呼吸與聲帶訓練,這不但讓他養生長壽,同時可常保丹田之力與嗓音狀態。他的一生都跟音樂有關。因曾與他有些交陪,可談些我所知的部分。
他對於童年講了不少,大多於府城有關。對於成名之前的細節,文夏並未著墨太多。
Photo Credit: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2016年,民進黨籍的蔡英文選上台灣總統,實現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。故有幾面之緣,也從他口中得聞他的諸多人生事蹟,與他的看法。
文夏可謂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。唯有文夏至九十歲高齡時,還每年都出來走場、辦演唱會。
他的家境可說不錯,家裡有留聲機放唱片來聽。文夏作為一個時代象徵,是種種必然的聚合但立陶宛模式開啟了一個新的可能性,儘管這是日本安倍晉三前首相「自由與繁榮之弧」倡議下,透過日本、英國、美國的外交人員穿梭而達致,立陶宛、捷克與台灣迅速拉近距離,終歸是開啟了一種「戰略前線國家」的外交、經濟互補模式。瑞典龐大的軍火、汽車、電信,無一不需要台韓製造的半導體。
普亭的決策圈太過偏狹,沒人知道克里姆林宮會不會動用核武,即使開戰前理性樂觀認為不會開戰的分析者,現在也已經沒人敢把話說死了。台灣學者或輿論很容易侷限在美中關係之中,連帶政治人物的思考也落入窠臼。
一旦這個供應鏈聯盟具體成型,技術壁壘、廣大地面設施與軌道衛星的整合應用,會將中俄的電信網路與衛星系統遙遙拋在身後——但這一人類的科技未來,仍必須克服中俄的軍事威脅與政治阻礙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結盟站隊,一樣可以保持外交彈性 瑞典可以從立陶宛身上學習,台灣同樣也可以。
反觀老蔣時代因為有安理會五強身分與二戰經驗,更能從世界格局思考台灣的地緣政治問題。克里米亞被兼併後,東歐國家以「布加勒斯特9國模式」將北約東翼整合成更堅實的安全同盟。
「立陶宛模式」已經將東歐國家組成的「三海倡議」(TSI)打造成有實質意義與發展空間的經濟平台,並且成功串接了英國、日本、韓國和台灣。尤其在西方排斥華為電信設備以後,芬蘭的諾基亞已經躍升為全球5G設備龍頭。台灣親中派經常詬病政府「親美一面倒」,雖然這類言論幾乎是出於選舉或經濟扈從利益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。但這個「東亞」不再只是龐然佔據目光的中國,東亞的技術、資本與友誼,必須從日本、韓國……以及台灣身上取得。
人人擔憂莫斯科想不開在歐洲種香菇,大環境緊繃氛圍,也難怪瑞典芬蘭趕著搭上北約列車,起碼要爭取到核保護傘再作打算。這個國家前幾天大張旗鼓派團來台灣表達善意,不得不說很有意思。
瑞典與芬蘭的量體跟北約比自然很小,但這兩國並不是單純投靠,因為瑞典是軍火與電信工業大國,芬蘭則是與俄羅斯有1300公里的共同邊界。確實從喬治亞戰爭、克里米亞被兼併、頓巴斯到烏克蘭戰爭,接下來俄軍哪時攻擊波羅的海或芬蘭都不奇怪。
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11年4月14日 台灣與北歐合作的道路 對台灣而言,比較重要的是瑞典的外交與經濟布局。對台灣而言,瑞典也不會只是客戶,光一個阿斯特捷利康製藥(對,就是那個做疫苗的AZ,英瑞合資公司)如果參與台瑞合作,就有一堆機會讓台灣生技業升級,愛立信亦不乏與台灣電子業可以合作的空間。
#相关推荐
-
评论列表 (0条)